将"保险+期货"不断推向纵深
积跬步以至千里,积小流以成江海。
2015年,国内首单“保险+期货”项目试点在辽宁义县落地,开启了期货市场服务“三农”的新篇章。此后,“保险+期货”连续八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。在一系列文件精神的指引下,中期协、商品期货交易所、各期货经营机构步履铿锵,不断优化调整项目模式,持续推出创新型产品。
从玉米到红枣,从苹果到生猪,从天胶到尿素……“保险+期货”覆盖的品种数量越来越多。
从“价格险”到“收入险”“利润险”,从保价格到保产量、保成本……“保险+期货”的保障网越织越密。
从种植环节到全产业链,从零星分散到县域覆盖……“保险+期货”服务乡村振兴的画卷越绘越浓。
走过千山万水,还要跋山涉水;跨过雄关险隘,还要闯关夺隘。
当前,“保险+期货”正实现从重规模到重质量的蝶变,也正面临常态化、机制化的时代课题。对于项目推广中的难点堵点,须尽快摸清,对症下药。
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保费资金来源是“保险+期货”项目的命脉所系。目前,一些地方存在财政资金相对紧张、补贴保费流程较长等问题。要推动保费资金供给多元化、长效化,加大财政补贴支持力度,建立常态化财政补贴机制,积极引导更多社会帮扶资金支持“保险+期货”项目开展。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也可为财政补贴的保费部分提供一定授信,降低保险公司资金占用。
假舆马者致千里,假舟楫者绝江河。期货公司的分支机构往往只能覆盖大中型城市,地方保险公司往往是推动“保险+期货”落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由于承保利润不高、应收风险较大和不纳入考核指标等原因,保险公司在实际操作中的积极性还有提高空间。监管部门可加大“保险+期货”的政策引导,特别是注重提升一线保险机构的积极性。同时,期货行业也要切实发挥好深入实体经济“毛细血管”的触角作用,打好“特色化、差异化、专业化”的牌,让保费资金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,让价格风险真正得到转移。
登高而招见者远,顺风而呼闻者彰。西南边陲山高路远,黄土高原沟壑纵横,“保险+期货”落地生根的地方,有很多是“老少边穷”地区,期货和衍生品在当地推广并非易事。借助媒体的力量,树起宣传大旗,讲好通俗易懂、特色鲜明的期货故事,无疑可以更好彰显期货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的实干实绩,更好地引导地方政府、参保主体正确认识市场化风险管理手段的运行逻辑与规律,推动“保险+期货”由交易所主导,向政府主导、需求导向、交易所激励、中介机构合力推动、农户主动运用转变,更好发挥地方政府对涉农主体的引导作用、对接作用和期货公司、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作用,促进“保险+期货”服务乡村振兴常态化、机制化,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、服务国家战略不断推向纵深。
来源:期货日报 作者:张海强
★持牌风险管理公司场外期权(雪球、个股期权及商品期权均可接单)优势报价,基差交易、商品互换业务 咨询 18911610567(微信)